歐洲內部的互聯網通訊
也要先到美國兜個圈子再回歐洲
2月1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披露,德國已向法國提議,由兩國聯手牽頭,構建一個“歐洲互聯網”體系,并得到法國總統奧朗德的積極回應。
所謂“歐洲互聯網”體系,其最核心的內容,是構建一個無需將個人數據傳遞到美國的互聯網體系,具體方法,是通過歐盟立法,促使歐洲網絡服務商必須將數據存儲和處理中心放在歐洲,而不能放在美國或亞洲。
由于美國是互聯網的發源地,全球許多互聯網服務商將根服務器和數據儲存處理中心放在美國,這樣一來,即便是歐洲大陸內部的互聯網通訊,信息數據也往往會越過大西洋,到美國兜個無聲無息的大圈子,再悄然繞回歐洲。
在歐洲人看來,這種奇怪的機制增加了歐洲互聯網通訊的成本,并助長了美國互聯網服務商的產業優勢、壟斷地位,長期以來一直對此表示不滿。去年6月,“棱鏡門”在歐洲開始發酵,歐陸許多國家上至總統、總理,下至普通百姓驚恐地發現,本以為暢通、自由的互聯網世界,居然一直有雙無聲窺視的“美國眼睛”不時審視著自己的一切,這讓他們對目前由美國壟斷數據處理中心和根服務器的互聯網世界格局感到惴惴不安,對美國主導下的互聯網世界喪失了安全感,并進一步感到,在互聯網上實現“去美國化”,已不僅僅是打破行業壟斷的需要,更是攸關自身信息安全的大事。
抵御“美國眼睛”
德法力推歐洲互聯網
在這些歐洲人當中,德國總理默克爾無疑是最積極的一位。盡管默克爾是美國的盟友,和歷任美國總統關系良好,但也正因如此,當她得知自己被美國NSA(國家安全局)長期監控手機和互聯網通訊時,其失望和憤怒也格外溢于言表。不僅如此,默克爾出生于東德,在東德時期對東德秘密警察機構“斯塔西”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監控感同身受,深惡痛絕,因此自“棱鏡門”發酵起,她就成為推動歐洲互聯網“去美國化”的急先鋒。
法國也是“棱鏡門”事件的重要受害者,法國國內對互聯網安全的擔憂也較明顯,且傳統上和美國常常保持一定距離,社會上主張回歸“獨立自主”的戴高樂式道路者仍然具有相當大影響力。不僅如此,對于近年來的歷任法國總統而言,維持歐盟體系內的法德核心團結,從而在歐盟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是其最高利益所在,因此盡管奧朗德上任后被認為較為親美,且剛剛訪問華盛頓并受到高規格接待,仍然在歐洲互聯網問題上站在德國一邊。
2月19日,法國-德國開始舉行以共同防務為主題的部長聯席會議,歐洲互聯網倡議是作為一攬子法德防務合作建議的一部分提出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該倡議的關注點所在。
無獨有偶,此前,巴西總統羅塞夫已提出過類似構想,可想而知,今后這類構想還會在世界其他地區出現。
美國壟斷地位由來已久
“去美國化”或難一蹴而就
那么,互聯網的“去美國化”能實現么?
出于商業利益的需要,谷歌、微軟、蘋果等美國相關企業正從“棱鏡門”發酵前對“去美國化”愛理不理的傳統立場上后退,如微軟為安撫歐洲客戶,宣布將在歐盟范圍內構件新的存儲器,并將其歐洲客戶的數據信息重新定向轉移到歐盟境內的數據中心,其目的,當然是安撫歐洲客戶,努力恢復歐洲客戶對其產品信息安全的信心?梢韵胍,在一些較大、較重要的國際市場,美國相關企業也可能迫于壓力照此辦理。
但美國在互聯網領域的壟斷、支配地位由來已久,且有充分的硬、軟件資源作保證,包括歐洲在內,各國在互聯網領域“去美國化”,恐既不容易,也難一蹴而就。即以歐洲而言,由于歐盟機制的束縛,默克爾通過立法強制歐洲網絡服務商將根服務器和數據中心設在歐洲本土的構想,恐未必能很快實現,盡管“棱鏡門”爆發后,最初作出強烈反應的多數是歐洲議會的議員們,然而歐洲互聯網的法德構想剛被披露,就有歐盟和歐洲議會方面的人士表示,“不希望看見歐美間爆發冷冰冰的數字戰爭”。
作者:佚名 源自:中國服裝網